每天傍晚去幼稚園接婷回家,
她都要在幼稚園的戶外庭院玩一陣子才肯回家,
那庭院有一些遊樂設施,有溜滑梯、盪鞦韆、小攀岩,還有吊單槓
還有不少植栽
最靠近裡面的內牆牆上種滿植物
聽說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花序的花朵盛開
五月時分我忽然開始聞到一股幽香,
每次我在庭園裡伴著婷,看她爬上爬下快樂玩耍時,
就會若隱若現聞到這股濃烈的香味,彷彿桂花香,奇香無比
循著香味尋芳,找到了開滿一束一束的小花的大叢植物
嗅聞好幾天以後,我才確認這香味是來自這叢植物
看著花朵如瀑布般一簇一簇垂掛著,
隨著日子過去,花束越開越壯觀
其實我新家就在這堵內牆後面四戶人家之後
香味甚至隨著風一陣一陣飄到家門口
我很好奇那是什麼花
後來幼稚園老師幫忙問較有研究植物的其他家長
才告知這是「使君子」
一直很難描述她的花朵顏色,
有時白色、有時紅色;有些挺立,有些垂掛。
後來我上網查了才知道,
使君子的花瓣在夜晚初開綻放時為白色,
然後再漸漸地變成淡紅,翌日由淡紅而鮮紅,
完全開放後紅花就會向下低垂。
小朋友喜歡摘下使君子花,把小花朵串接起來,做成花環、花圈、花冠
據傳北宋年間,有位四川醫生名叫郭使君,
他把這種植物的果實帶回家去,放入鍋裡炒,芳香四溢。
小孫聞到香味,吵著吃了四五粒,
不料第二天竟便出幾條蛔蟲,中午吃飯胃口大開。
郭使君才發現這是一味驅蛔藥,並運用在治病上,
這植物因此被稱為「使君子」,被納入中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