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的飄浮天堂

「這不是一支煙斗」展


2009年08月30日 星期日


 

婉禎最近策了一個展:【這不是一支煙斗】

在台中國美館附近的A-7958當代藝術

我沒來過這空間,趁回台中之便過來瞧瞧

 

 

 

展出作品不多,但尺寸都偏大

展出黃錦華、李瀚卿跟陳蔚德三人的平面畫作

前兩人就讀新竹教大美教所,

我之前去新竹教大毓繡藝術空間開幕首展時

這兩人的作品有展出,當時就覺得黃錦華這件大石頭作品很有張力。

 

由【這不是一支煙斗】展名來推斷,見樹不是樹,見溪谷而非溪谷,鐵金剛也非鐵金鋼。

一方面提醒觀者:畫得再怎麼像都不是真實本身,這只是模仿現實,而非現實本身

這可以對照到李瀚卿作品金剛系列的超寫實描繪

前景的清晰描繪,背後逐漸失焦而模糊,烘托出景深聚焦的效果,

這是專屬於廿三十歲年青畫家的題材:緬懷擁有金剛模型玩具的童年

作者刻意把作品加上一層透明壓克力罩保護,把作品比擬成卡漫般的蒐藏。

(下列這兩幅作品被貼上了紅點,表示已有買主)

 

 

 

 

黃錦華展出的四件水墨畫作中,看似樹林,其實是大石頭系列,看似溪谷其實是自畫像。

《大石頭之二》乍看之下是一大團翁翁鬱鬱的樹叢

像是人類大腦團塊的皺摺結構,彎曲、迴繞、軟綿綿、凹凸不平

走近畫面細看,會發現皺摺上佈滿了密密麻麻、打圈螺旋式的素描線條

 

 

 

 

這件作品讓我聯想到王姿婷的《感性思維》,正在大象藝術空間【弱繪畫】展展出,

同樣都以素描描繪,呈現人類大腦的形象,特別吸引我

 

 

 

 

我來參觀時正好碰到廖經理,他十分健談,

廖經理很肯定黃的《大石頭》系列,表現出水墨媒材的原創性與獨特性

至於《自畫像之一》與《野柳岩群》兩件作品雖然呈現了山水畫的深淺變化韻致,

但構圖卻是讓人習以為常的傳統水墨畫

所以廖經理故意把《自畫像之一》放門口一張,中間放兩張《大石頭》系列,

空了一大段牆面後,最裡面再放一張《野柳岩群》,

好讓觀者沿著牆面觀賞時,清楚發現這兩類水墨作品系列的巨大差異。

真是用心良苦啊~~

 

這是黃錦華《自畫像之一》

 

 

 

 

另外,陳蔚德展出兩張系列作品,是以對比色調--紅.vs.綠的點狀描繪,

造型有點像眼球外凸,刻意以眼球相對方式並置擺放

 

展場2F是另一個空間,正展出林美蕙的油畫個展【如梭的歲月】

作者擅用白、灰、淺藍等色調,光影營造巧妙

描繪的主題都是一間又一間室內的牆壁、窗台、樓梯、椅子,

牆壁有些像用刮刀刮出堆疊而出的筆觸,杳無人跡,顯得冷清與寧靜

但室外透入的光線營造出回憶中的畫面,有點溫暖、明亮

 

展場2F隱隱播放著三、四十年代的女歌星演唱的老歌,讓人有種時空倒轉的奇妙感受

原來這是廖經理特地到台北萬年大樓附近採購的黑膠唱片

想用台灣早期老歌帶給參觀者的巨大衝突對比感受,以烘托出當代藝術作品的前衛感

據廖經理說他曾到北京798藝術特區,參觀一個外國人經營的當代藝術空間

那外國老闆在展場播放中國邊疆民族的音樂,像是蒙古馬頭琴音樂,

這種聽覺與視覺的巨大衝突張力令他印象非常深刻

 

廖經理收藏了許多件廖迎晰的作品,散放在展場角落

展場2F靠外窗的裝置雕塑,以桃紅色鏤空塑成,雕塑裡頭還掛著一個鳥籠

在戶外綠園道的一片綠意明亮採光下,此作品更彷彿透出光亮,十分搶眼

 

 

PS:以上作品圖片取自A-7958當代藝術網站,王姿婷作品取自Flicker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