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的飄浮天堂

來美術館《郊遊》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9月20日晚上來到北師美術館

聽了一場介紹蔡明亮《郊遊》的小講座

由游惠貞主講,談論得很是清晰又誠懇

 

投影播放一張又一張劇照

每一張都是動人的攝影作品

其中海邊沙洲落日這一張吸引了我

於是買了展覽一日折扣券兼作電影票

準備擇日再來仔細觀影、觀展

 

 

 

11月2日趁著假日搭客運轉捷運又來到北師美術館

前一晚正好有夜宿美術館的活動

還看到許多藍色帳篷尚未拆

又有不少世新學生來團體參觀

感覺這個展場舉辦的活動也十分活絡

(後記:在2024年1月7日聽到蔡明亮導演映後座談

才知道原來這許多活動都是他突發奇來的想法

並由林曼麗館長大力支持,所以能以在北師美術館實現)

 

 

 

 

 展覽作品其實不算多

只因為展出現場裝置了大量的枯葉枯枝

重覆繞成好幾帶狀的枯林區

間雜著影片中的一幕又一幕片段畫面

穿梭其中,枝葉掩映,視線總難以集中

 

 

 

靠內的投影牆面貼滿了充滿皺摺裂痕的白紙

使得畫面顯得斑駁而老舊

呼應了廢墟的美學概念

我心裡也明白,這樣的裝置工程

需要耗上好多的時間精力來佈置

 

 

 

當對外落地窗的天光逐漸黯沉

投影畫面就彷彿發光起來

吸引人凝神注視...

 

 

 

 

話說《郊遊 / Stray Dog》這部電影

是由一個又一個不動的長鏡頭畫面剪輯而成

也就是說,導演勘好了景、調好角度,鏡頭就擺放在那裡

讓演員進入這場域來發揮演技

從這方面來看,可說是一部動態的攝影長片

或者說成一部超過兩小時的錄像藝術作品,也不為過

 

 

 

整部片對話非常少

演員大多時候沉靜不語

只靠眼神、表情和動作來帶動情緒

每個鏡頭畫面大約停留三分鐘到六分鐘

觀眾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巡梭環顧每個細節

跟隨著蔡明亮的鏡頭凝視劇中人物與場景

有時視線會停留在一些不起眼的「刺點」上

思緒則會隨之馳騁,而陷入沉思

 

 

有些鏡頭長達十幾分鐘

當真考驗起觀眾耐心來著

若我之前沒聽過講評

恐怕早就落跑或睡著了吧XDDD

 

 

 ------------------------------------------------------------------------------------------------

 

(以下有雷,但這部片無所謂劇情,故看看無妨~)

 

房屋廣告的舉牌人

這種工作的確是很奇怪

片中小康總穿著破爛便宜雨衣

站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十字路口的中間島

遭受大風的吹襲

看到這些舉牌人努力想保持不動如山的姿勢

廣告牌與人卻都被吹得都飄搖不定、難以站穩

 

 

 

看似專業,但對比於周遭不止歇的車流

實則呈現出違和的荒謬感

人彷彿物化成木桿

不需也難以流露出個人思緒與情感

 

 

 

導演一直切換不同的視角來拍攝這個舉牌行為

到後來,小康紅了眼

吟誦一遍又高唱一遍〈滿江紅〉: 

 

怒髮沖冠,憑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電影也拍了不少小康帶著舉牌遊走在工地週遭的畫面

他在一排樹影前小便解手

然後蹲在地上抽菸

鏡頭退到遠方的圍籬後

右邊是圍起來的建案工地

幾隻鴿子慢慢靠近小康

最後他長嘆一聲,鴿子因此嚇飛了

 

小康發現了一棟樣品屋

在外頭透過玻璃窗張望半天

十分好奇,想一探究竟

小康打開門一窺,光乍現的畫面很美

走螺旋梯上樓,傾斜著角度也很迷人

在2F看著落地窗外  小康身影小小的長鏡頭

因為過曝的高調攝影 畫面白白亮亮的

是整部片中難得比較純淨的

結果小康就在樣品屋裡面的純白棉被堆中睡著還打呼

 

 

 

我最期待看的是夕陽沙洲的畫面

從高處俯瞰小康與兩個孩子沿著沙洲走遠

我之前拍了一些夕陽海邊的攝影

知道那種荒涼的落寞感

看到這景象真倍感親切

 

 

 

 

片中吃便當的畫面有兩幕

一是爸爸帶便當跟兩小孩一起吃

一是小康自己在建案工地旁吃

鏡頭也拉得很長

專注在吃的動作

 

 

 

哥哥與妹妹時常在大賣場遊蕩

拿免費試吃來填飽肚子

有時也偷廁所的免費衛生紙

 

 

 

如同野犬一般的生活

令我不禁想到日本街拍大師森山大道

他用黑白攝影、高反差、粗顆粒、模糊晃動及失焦等手法

來呈現城市的慾望與黑暗

比起來 蔡明亮的畫面用色算是非常飽和

蔡明亮的畫面平穩冷靜,常用長鏡頭來變換多個視角

 

 

 

在大賣場工作、喜歡餵食流浪犬的陸奕靜

喜歡穿著雨衣在黑夜廢墟中穿梭

她走到一間有著河流大壁畫的房間,癡迷看了許久

陸奕靜在賣場發現小女孩  頭髮太臭

抓了她在洗手間幫她洗頭髮洗澡

 

 

 

陸奕靜還爬樹偷窺小康家人在鐵皮屋內的生活

這角色其實挺變態的

 

 

 

 

廢墟 是曾經有人居住生活過的家屋

但已經人去樓空  內部清空了

只剩下結構性的空間

碎石瓦礫的地板、玻璃全破的落地窗 、斑駁的牆

靠著手電筒照明

 

小康一家三口偷住廢墟

全家人先在明亮的公廁刷牙洗腳

在偷偷鑽進鐵皮包圍的廢墟

拿大皮箱換衣服

點著蠟燭火,掛上蚊帳

 

小康在剛開始會把辛苦賺來的錢交給兒子

兒子收到側背包內

但到了劇情後面

小康在馬路邊向兒子硬要拿錢

是否已經想逃避現實,想把全部的錢拿去買酒喝?

小康後來喝酒喝到茫

上床時發現旁邊躺了一個高麗菜小姐

這是兩個孩子玩笑式地擺出的假人娃娃

好像是一個缺席的媽媽角色

 

 

 

 

小康對這號角色又愛又恨

先拿枕頭悶死她

又想剝除她的假面具,戳她雙眼

把她的臉生吞活剝,一口一口咬下

咀嚼吞落肚子

爾後哀哀痛哭,令人動容

 

 

 

 

媽媽跑到哪裡去了,電影沒交代…

 

在刮大風雨的夜晚

小康帶了兩個孩子要他們上船

不知想去甚麼地方

 

 

 

因為之前的鏡頭是吃高麗菜事件

感覺他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所以假定他有點想要自殺

陸奕靜衝來把兩個孩子偷偷帶上岸

小康的船被水流沖開,他無法阻止

陸奕靜把兩個無辜的孩子在風雨中抱緊

 

 

 

 

後來突然出現一個美麗的廢墟

牆壁天花板全都是被火紋身被水漬侵襲的深黑紋理

但屋內的傢俱卻是新的、好的

有浴缸、有按摩椅、有造型的廚房桌椅

連床單棉被都是純白無瑕的

陳湘琪身穿深黑紋路的連身洋裝裙

帶著孩子一起幫小康唱生日快樂歌慶生

(後記:2024年1月聽到蔡明亮導演分享

原來他喜歡將現實與夢境穿插在電影中

也沒做什麼特別的區隔

所以我猜這是電影中小康臨死前

做著與別離的妻子復合、一家團圓的美夢)

 

 

 

 

 

陳湘琪幫兩個小孩複習功課

睡覺前媽媽陪著孩子講睡前故事

小康又泡熱水澡又坐按摩椅

一副家庭和樂無憂無慮景象

 

這一切都是夢吧!

跟之前的流浪犬生活比起來

這簡直身處天堂

 

 

 

廢墟的景象真的非常超現實

有一段特寫火燒屋牆壁與天花板黑白灰漬的畫面

伴隨著陳湘琪陪小女孩睡覺前聊天的話語

提到因為房子生病了,所以才會有這些圖案

 

 

 

小康和陳湘琪兩人最後走進壁畫的廢墟大房間

(這神秘的大壁畫是由藝術家高俊宏創作的)

女在前 男在後,眼睜睜望著壁畫不語

陳湘琪時而流淚

小康有時灌著酒喝

這畫面實在停留太久,足足有十四分鐘!

我還真的受不了

 

 

 

小康最後終於抱著陳湘琪頭靠在她肩上依偎著

但這只是一瞬間

之後陳湘琪就擺脫了小康

走出了這大房間

 

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個鏡頭

小康背對觀眾站在廢墟的壁畫面前

可能是因為前一個畫面實在停留太久

情緒好像有被醞釀起來

所以當陳湘琪離去,只剩小康一人背對看著壁畫

看一看之後我竟然淚流不止

真是一部令人傷心無言的影片

 

 

 

PS-1:Viona這篇評論寫得很好,照片也拍得不錯。

 

PS-2:我早先寫過一篇《臉》電影筆記,是蔡明亮幫羅浮宮拍的影片,不像《郊遊》這部片這麼陰暗沉鬱。

(後記:蔡明亮導演在2023年底的北師美術館《日子》展覽牆面提到,他自從《郊遊》之後,就沒有再寫劇本,而是完成一些慢走的影片。小康生了一場大病,他們兩人的關係也遭遇了巨大的挫折。《日子》是從蔡導遇見亞儂之後開始的,亞儂成為蔡明亮的新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