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壹最著名的觀音鼻遠眺海岸線,北礫石灘綿延數公里。
Day 4
屏東恆春 ➜ 台東達仁 ➜ 阿朗壹古道 ➜ 旭海村 ➜ 恆春 ➜ 新竹
「我在阿朗壹 天氣晴」
提到阿朗壹
不知為何腦海中就會浮現這句Slogan
看來廣告用語很容易洗腦
在碧海藍天下走在太平洋海路古道
這是多麼美麗浪漫的事
實際走起來
美麗浪漫是在爬上懸崖陡坡之前的第一個小時
這件南田裝置藝術作品由原住民藝術家所作。
觀音鼻的懸崖陡坡,高度約一百多公尺,可回頭眺望南田石礫灘。
這趟共走了五個小時
後面四小時是熱力與汗水交織下的朦朧目光
變成體力與熱耐力的考驗
幸好當天風略大,吹起來很涼爽
不然會更悶
阿朗壹古道一開始的海岸風光,達仁鄉的北礫石灘。
導遊阿貝姐說,大自然的力量很可怕,北礫石灘的這沙灘是近半年颱風過後剛形成的,2023年去年之前都是礫石灘。我很好奇這些鵝卵石都被颱風捲到哪裡了?
解說團的行程安排
走古道的時間通常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段
從早上10點走到下午3點
平常這段時間我都躲起來找地方吹冷氣休息
真是躲也躲不掉
就當作是某種「熱訓」吧!
看著沿路一行人依序走過,會有一種莫名的歸屬感、成就感。
沿路的無敵海景真的是一飽眼福
而且一路上海灘與植披地景有著許多不同風貌
有礫石灘、沙灘、礁岩灘、乾枯的河岸
山脈大多貧嵴荒涼
阿朗壹古道北段屬於台東縣,塔瓦溪畔視野寬闊,四周有許多荒涼貧嵴的山丘。
阿朗壹古道中段的亂石區
活了億萬年的植物-台灣海棗有形成林相
沿路上比較大片的樹林是林投樹林,走在樹蔭下很涼爽
還有東海岸原民的神奇植物-月桃
地質岩層明顯,也有些許變化
阿朗壹古道剛開始看到一處山凹處,阿貝姐說是原住民最好的獵場,從山頂將野獸趕下來,下方外圍已有埋伏,野獸困在中間就很容易捕捉到。
有一小段礫石灘在海浪退下時
甚至會發出鵝卵石滾落的聲音,十分特別
回望走過的南礫石灘,這一區海漂垃圾頗多。
南礫石灘一開始礫石落差大,當海浪退下時會產生鵝卵石滾落的聲音,清脆響亮,可惜當時忘了錄音起來。
--------------------
阿朗壹古道
除了得要提早一週前先報名、由專業解說員導遊帶領之外
實際走起來
發現有三處與我原本認為的不太一樣:
一、
巴士車程很久
要搭來回超過兩小時的車程
從恆春出發,到阿朗壹的北端,走到南端
(從北走到南,一開始辛苦,但後頭走下坡會比較輕鬆)
不過一路上就是補眠的好時機(因為比較早起)
回程的專車巴士經過台26線、號稱最美的公路
台26線有一段景色很特別,司機說是東北季風形成的沙漠,在Google地圖上顯示為
九棚與港仔大沙漠。
二、
原以為這段古道路況既平坦又安全
我就妥妥地拿相機拍照拍到飽
沒想到一路崎嶇難行
有幾處幾乎要手腳並用
走到後來
又熱又累到連相機都懶得拿出來拍
北礫石灘走到底,就要往上陡攀觀音鼻了,我衝太快、排熱來不及,中途一度差點中暑。
古道有一段高低陡峻落差很大
由北往南走
從海灘爬上坡到觀音鼻山頂
走山頂稜線一段,再往下陡落下到海灘
這一段走得比較艱辛
觀音鼻的稜線步道,沒什麼樹蔭。
只能自我安慰:「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讓我一舉爬上觀音鼻的,是阿貝姐說一週前在此看到鯨鯊游過,她還秀拍到的手機影片給我們看,就是照片中的這片海,可惜我無緣看到鯨鯊。
觀音鼻稜線步道
觀音鼻南側依舊是無情的陡降坡,自此走入海灘,進入海蝕平台,無高坡了。
礫石灘很長,海邊大石頭不好走
若沒注意是有可能造成腳踝扭傷
南田石礫灘的鵝卵石又大又圓,據說是雅石收藏人士之好。
黑色的石頭是火山浮石,重量很輕,大多是從國外飄洋過海過來的。
三、
原本以為阿朗壹古道就在台灣東南角
從墾丁東部往北開車就可以抵達
沒想到距離尚很遠
屬於屏東縣滿州鄉
其中十分荒涼,罕有人居
--------------------
解說員是旭海村村長的女兒阿貝姐
她說自己快60歲,有個31歲的兒子
自嘲是獨居老人
但她外表看起來約莫40~50歲
她帶著一把花朵形狀的紅傘
走在步道時她偶爾會撐起傘
這時我為了防曬與避暑,也會依樣畫葫蘆撐陽傘
撐著紅色花朵陽傘的阿貝姐,自稱是阿排族,混血兒
她平日有工作,假日會帶阿朗壹步道解說導遊
說是為了練身體
後來在導覽解說之後發現她童年就在旭海海岸周遭玩耍
撿拾龜卵煮來吃,但她說龜卵不好吃
煮熟以後蛋白部分像是呈半透明狀像半熟蛋
原住民若沒工作,55歲就可以領老人年金
但她因為有工作,所以還沒辦法領年金
她對於學者專家有一些嘲弄與諷刺
但自己卻蠻認真研讀地球科學生物生態的專業知識
沿路的許多植物、地質狀況她都介紹得頗詳細
這部分有點矛盾
或許跟她是原住民身分有關
她對於平地人還是有些排斥跟敵意
阿貝姐講解頁岩的特性,說這種石頭很脆弱,一敲就碎落滿地。
她說自己無法在城市中生存
看到紅綠燈之類的交通指引就會心慌恐懼
她這輩子沒離開過旭海村與阿朗壹的範圍
這讓我覺得挺稀奇的
原來台灣還是有這樣的人,沒待過大城市
我們這一團因為其中有四女一男的小團體
他們喜歡拍照與聊天,走得比較慢
阿貝姐說算是慢活團,這樣也不錯
總比悶著頭一聲不響低頭疾行走完阿朗壹來得好
感覺像是為了累積成就來走、卻無暇欣賞海岸美景
若是這樣,何必來走阿朗壹呢?
同團還有兩個單身漢
都走在前兩名
一位是年青酷妹,穿著一身黑
揹著一台文青相機、一個輕背包
眼線畫得很明顯,雙腿超級細
細到阿貝姐笑道:「我的手臂都比她的大腿還粗」
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臉泛紅得很厲害
我猜測不是重度過敏、就是被嚴重曬傷
她是趁著打工換宿的休假期間來走古道
她的相機套著精緻的黑色皮套
看起來頗有質感
右上方紅色Leica萊卡LOGO一直吸引我注意
後來才知道這台是Leica Q萊卡全片幅數位相機
定價要台幣14萬元!
很好奇她這段路程拍了多少張照片?
還有一位是略有白髮的短褲男子
小腿看起來瘦削但肌肉結實
長得很像我大姊夫發哥
據說他前天才剛跑完70KM的馬拉松
所以我都私下稱他為「馬拉松發哥」
他倆位雖然年紀相差蠻多,可能因為都是單身來走
所以兩人結伴而行,頗有話題聊
中段山頂大休息處,他倆人不吃午餐,一直站著聊天
後段還告別導遊,不休息、自行往前繼續衝
直到上車前,都沒看到他倆
----------
去程車上,司機放了溯溪的介紹影片
覺得有點莫名
好不容易在車上補眠、睡著了
沒想到司機接著大聲播放好幾首早期情歌
把睡著的乘客都吵醒了
真是很OOXX
望著窗外那靜謐自然的山野森林與大海
耳邊斷斷續續聽著歌詞-李翊君〈風中的承諾〉:
「曾經在雨中對我說
今生今世相守
曾經在風中對我說
永遠不離開我
多少纏綿編織成的夢
多少愛恨刻畫的鏡頭
為何一切到了終究還是空」
一般人會遇到什麼樣的愛與恨
如此刻骨銘心的呢?
這般的紅塵滾滾,還真是讓人難以忘卻
去程在台東的海岸公路上
回程經過南台灣最美的濱海公路-台26線
由滿州鄉港仔到牡丹鄉旭海這段路
以前是軍事管制區,所以這兒保留了原始純淨的山海美景
有一個轉彎處是旭海美景,堪比得上蘭嶼風光
許多機車人士停駐此處拍照
回程在台26線公路的轉彎處,被人稱為「旭海美景」,向南可眺望一小海灣美景。
回程的遠處景色很特別,司機說是東北季風形成的沙漠,是九棚與港仔大沙漠,連成一氣。據說有壯闊的沙丘景觀,是下次想造訪的景點。
最後再來回味一二
阿朗壹步道北端入口打卡點
阿朗壹步道北端由此開啟
台東縣政府頗有趣,每隔100公尺就放一句雋永的句子
觀音鼻至高點
旭海村有完成證明的打卡點
旭海小漁港
阿貝姐來自旭海村,是一個多元族群的村莊。
阿朗壹古道走完以後,發生兩件事:
一是開車回新竹的路上
廣播提到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介紹了環保的許多活動
因為阿朗壹古道的礫石灘上有無數海漂垃圾
從周遭各國如中國、日韓等地漂過來
撿也撿不完,大大影響了景觀與環境
綠蠵龜也會誤食垃圾而堵塞食道致死
因為自己買全聯或大賣場東西
每次都會產出一堆回收垃圾
無能為力之外也十分感慨
海灘上可見到中國漂來的礦泉水瓶垃圾,但大部分都是台灣的礦泉水瓶。
二是花蓮的地震又開始活絡起來
每小時會搖到六七次之多
一直搖晃到第二天
花蓮市又傳出兩棟大樓傾斜
讓我感嘆每次出遊回家後都有地震災情傳出
自己平安無事真是十分幸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