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的飄浮天堂

志賀理江子攝影展 講座筆記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截然不同的兩種影像表現」畠山直哉vs.志賀理江子

311震災攝影展座談會

 

講者|吳嘉寶、許朝益、蕭又滋、許均仰、蕭琬臻

地點|視丘攝影藝術學院

 

 

我一直對〈螺旋海岸〉這本攝影集很感興趣,想多了解內容

正好視丘舉辦了相關講座,於是週五下午特地趕到台北參加

講座中對照談了日本311震災兩個截然不同調性的攝影展

兩個據說令人一生難忘的精彩攝影展,聽完之後也覺得非常引人入勝

 

吳嘉寶老師先介紹新地誌攝影學(New Topographics)的淵源與相關創作

讓大家知道,早期的傳統風景攝影拍攝的多是大自然美景

照片中常歌詠優美與壯闊,一種與日常生活有遙遠距離的審美標準

其中最為人著稱的,是安瑟亞當斯所拍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系列

自從1975年美國William Jenkins策劃了“New Topographics”攝影聯展

展出九組攝影系列,德國貝歇夫婦拍攝的工業遺址類型式攝影也在其內

地景攝影開始轉而探討人為改變的風景地貌

 

志賀理江子的〈螺旋海岸〉攝影展,是在日本仙台新媒體藝術中心6F展出

全部影像都是以木工架設的傾斜立牌,用大圖輸出陳列,沒使用展場四週牆面

整個展場的結構是以一種螺旋狀造型來展開對作品的排列

 

 

志賀曾構思過三十餘種展示方法,並製作了三十分之一的展場模型

以進行策展討論與陳列思索

螺旋狀的造型,被解釋為意指海嘯發生前,海面上波浪捲起的形狀

看過展覽的人大多認為志賀想呈現的是對大自然的恐懼

覺得人類對大自然的不敬,終將自食惡果

 

 

據說這展覽最適合觀賞的時候是白天與夜晚交會的黃昏時刻,那時的光線最魔幻

她所拍攝的影像多半顏色鮮明、匪夷所思的色調與影像

看展時要用身體感知,實際走在螺旋狀的影像大圖之間

觀看一幅一幅錯落、不同方向性的照片,以直觀來感受那怵目驚心

看到展場實景照片,印象很深的是展出一個站得直挺挺的男人

從小尺度、中尺度、到極大尺度約兩公尺,重覆的影像呈現

另外有一區全都是各式被放大的小石頭

看來有如在異境中檢視那純粹地質構成單元的蒼白與荒脊

 

 

我一直把志賀的創作視為一種社區參與型的行動藝術手法

居民看似是透過某種信仰儀式行為的參與,來共同完成這系列創作

這樣的作品是屬於當地居民所共有共享的,而非她個人獨有的藝術成就

我也想到了賽夏族的矮靈祭儀式,祖先犯下的過錯,釀成了巨大的殤痛

透過部落定期的儀式舉辦,藉以弔唁亡靈

重要的,也是讓活著的世代子孫,藉此警惕勿讓悲劇重覆發生

 

-------------------------------------------------------------------------------------------------------

 

畠山直哉的攝影展,相當富有條理

是以某種意義邏輯次序排列展出的影像,將影像的語意作脈絡性書寫

展覽大略可分前半段與後半段展區

兩區可說是截然不同的策展手法與思維

 

前半展區入口有兩張一組的相似影像

都是在道路地面上用日文字寫著一個個哲學家或科學家名字

彷彿在黑夜中摸索著前行,一條路延伸向前著

那些哲學家努力踩踏、勉強被照亮了的這條人類文明路

既看不見起點、也不見終點,只揭示了眼前這一小段路

 

 

進入展場左側牆面,掛了六張同一場景、但不同角度的影像

坍塌錯亂的電塔局部景象、如同文明崩毀後的殘跡

同樣是片段視角的擷取,不見整體,彷彿一首重複跳針的視覺詩

 

 

入展場內,有一組畠山80年代的成名作

照片的上半部是都市建築後巷景色,下半部貌似排水溝水道

 

 

在前半段展區的最後,也跟展區一開頭相同,陳列了兩個一組的影像

廢墟某一面牆的立面呈現

其中左側牆面有一對男女模糊的背影被噴漆塗鴉彩繪在牆上

上面一叢貌似從上噴冒而下的水柱澆流痕跡,地面有著不乾淨的水漬殘痕

右側那張是一男人的輪廓身影,一兩片斑駁牆面的磚瓦外露

兩張取景視角非常一致,但牆面有著不同的圖案呈現

 

 

這樣的視角表現,我除了聯想到台灣攝影家陳伯義拍攝廢墟牆面

也想到一位法國攝影家JR拍攝的〈艾利斯島/ Ellis〉短片

描述紐約一座廢棄的移民檢查哨小島

廢墟中的人物影像彷彿永遠烙印在牆面上

 

 

在這兩張影像之前的左右牆面,放了兩排不同的風景照

左側是一排墨西哥城鎮開發的地景地貌

從一堆人類所建的市鎮中可見一座山拔地而起

另一張則切換視角,人爬到山頂俯瞰著城鎮

 

 

右側牆面是一排歐洲冰山地形的影像

在巨大的冰山之中,人類不怕死活的在冰雪中蓋了一座建築

這是人類了不起的成就,想去挑戰大自然的嚴苛,創造不可能的任務

而人類也創造出冰山的地景縮小模型,去模仿大自然

 

畠山在後半段展區呈現的,是最簡單傳統的策展思維

依時序把311災後景象在不同時間去拍攝的照片一一陳列出來

影像的下方都有鋼印儁刻上日期ex:20120324

 

 

展場中間則有著一長排密密麻麻的印樣排列在桌上

是拍攝這些災後的所有底片印樣,約500張,十分壯觀

印樣排列也是依照拍攝時間,

一開始放置的是畠山回受災故鄉為母親認屍領屍所拍的照片,

到後來似乎都是拍空景,杳無人跡

 

 

在這一展區的最終,展示了一件約30吋寬的大尺幅作品

構圖簡單,上方是天空,下方是深藍闇黑的海洋

嘉寶老師認為這張影像很重要,詢問了大家對這件作品的看法

並提出這張照片屬於一種矛盾修辭

 

 

這場講座設計得很用心,牆面上貼了一組照片

原來是畠山直哉展覽中出現的一組作品〈等高線/ Contour Line〉

是他早期在筑波大學的碩士畢業製作

 

 

與談人之中,一位視丘資深學生許朝益

在講座最後做了詳盡的作品示範分析

很佩服他認真地製作展區配製圖,把展覽作品拍照上網

讓無法親臨現場的人也能清楚了解這展覽的配置與作品樣貌

他的部落格-查爾斯 (CHAOYEE) 的攝影筆記製作得很詳盡清楚

讓我可以輕鬆地回顧影像與延伸學習

真是非常感謝他與嘉寶老師的用心~~

 

這次講座有許多親臨展覽現場的與談人

他們談了不少自己的觀展感受,以及對展覽的詮釋

其中一位蕭又滋,提到他後來上網看了畠山的解說影片

他到被海嘯沖毀的家的廢墟地基上踩踏著

 

指著說這是他家的廚房、這是客廳、這是哪裡哪裡云云

然後家附近的海堤在哪裡,海嘯應該就是從那邊衝過來的

這樣的話語,聽了挺令人心酸

 

總之,回顧這次視丘的講座

嘉寶老師非常擅長引導大家去觀看影像進行形而上的認知與思索

不給絕對標準的答案,而尊重每個人的看法與感受

我很認同嘉寶老師鼓勵大家先以直覺觀看展覽或影像

然後再去做理性分析的方式

感性與理性並行,相輔相成,試圖以文字來描述整體

台灣的教育體制一直強調理性認知,用符號與故事對作品進行各種知識層面的理解

但作品導覽解說的一言論也容易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

很有可能會侷限聽者個人詮釋觀點的建構與發展

 

所以,引導式、啟發式、建構式一直是我嚮往的教學方向與理念

在這部分,如何尊重與引導每個人的多元發展,真的是需要控制拿捏的教育經驗

 

回顧我個人的攝影學習歷程,也可以算是從視丘間接學習而來

我一開始的攝影基礎課,

是去華晶科技聽好幾堂國基社長的基礎課程

參加他的攝影作品評圖活動

國基社長是視丘的早期學生,對攝影有許多不凡的見解

後來邀請他來我舉辦的攝影社評圖活動

對他分析影像符號多層訊息意義的論調,受益良多

 

至於我會接觸〈螺旋海岸〉這本攝影集

也是從阿定老師主持的Lightbox圖書室書架上不小心翻到的書

並從鵬暉兄那邊獲得更多的資料與引導,

種種淵源都可追溯到視丘

如今有機會到視丘聽相關講座,覺得很開心,也有不少的啟發與收穫

尤其發現這裡圖書室有許多珍貴的攝影集,

簡直像寶庫一樣,實在令人開心~

 

PS:關於〈螺旋海岸〉攝影集內容,可翻閱我的Facebook相簿